4月16日,綏德縣農業實用技術服務人才種植培訓班50名培訓學員,赴禮泉、乾縣開展以田園綜合體與創新創業新模式、休閑農業發展態勢和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為主題的現場教學。
在禮泉縣御品合作社,負責人寇明謙簡單介紹了園區概況后,就帶學員邊參觀邊講解。他講到,合作社是在改造了200畝老舊果園上建立的,依托獨特的地理優勢(袁家村和唐昭陵兩景區),在我校和咸陽市、禮泉縣農業部門的技術支撐下,通過新品種的引進、新技術的推廣、土壤改良、采摘觀光、休閑體驗等措施,開展綠色無公害種養結合的生態示范,輻射帶動周邊群眾發展現代農業。
在陜西通潔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有限公司,負責人寇明謙向學員介紹了公司與北京清華大學和我校資源環境學院專家團隊技術合作模式,利用農林廢棄秸稈和樹枝加工銷售生物有機肥、無土栽培基質、生物質板材、生物質燃料、食用菌基料等運營模式。
在乾縣唐農苑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康峰以學農業還是學種植、作為農業人給生物提供了什么和農業人應具備什么素質三個問題為切入點,和學員們在邊解答邊互動中,踏著“喜事連連”石,進入了園區入口的“愛之門”。在張總拋磚引玉的介紹中,學員們穿過了花果林立間的鮮愛廣場、三圣園、梨園廣場、過日子廣場、鵲橋相會等獨具匠心設計的廣場,身臨其境體驗了文化氛圍濃厚的農業休閑、美景觀光為一體的生態農業園區。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教學,學員們收獲滿滿。學到了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全過程的創業發展觀;學到了將文化元素和農業產業深度融合的農業發展觀;學到了旅游與農業示范、科技交流、休閑體驗、觀光采摘等于一體的新農業發展態勢。
編輯:李霞 終審:趙鎖勞